今天是:

学术风景线

学术风景线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虚拟教研室 >> 学术风景线 >> 正文

新书阅评

发布日期:2025-04-02    作者:     来源:     点击:

新书阅评


 王爽: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探寻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读欧阳康教授著《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
   “如何探寻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问题意识和深切价值关怀。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发挥历史主动精神,自觉地关注当代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最新科学技术和世界哲学最新成果,探索并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与结构体系具体的历史的相统一的当代状态,并以此为工具,进一步反思社会形态,探寻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学院二级教授欧阳康教授著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一书,已于2022年10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著作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该著作以回顾自己长期以来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建构的思考历程为导论,坚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困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什么”“为什么要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以及“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三个方面展开逻辑,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价值和实践旨趣。
   一、研究视域独特,填补学术空白。该著作将生物学、形态学的概念,应用于哲学中,从哲学形态学视域展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探索并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与形式表现动态统一的当代状态,即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填补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研究的空白。在这一建构过程中,该著作将貌似背道而驰的“回到马克思”与“把握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推动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这一理论思维活动,与关注当代实践、科学与哲学的最新成果这一实践探索活动相互促进,从而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与形式在当代实现更新与发展。事实上,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大多聚焦于探讨理论层面的具体观点和实践层面的指导作用,对于将内容与形式动态统一的哲学形态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该著作立足哲学形态学,通过考察各种哲学形态内容和形式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结构的总体把握,进而预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化过程,为哲学家的科学研究活动指明前进方向。该著作认为,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识,既要回顾和总结百年来哲学的发展历程,又要关怀与展望哲学未来的发展前景,既要关注自身,又要关注世界,既要关注哲学的当代发展,又要关注人类实践的当代发展,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与人类实践、科学和哲学的当代发展做一体化的反观和整体反思。
    二、问题意识浓厚,实践指向明确。问题是时代的先声,破解问题是推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该著作坚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维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形态,推动解决中国发展、世界发展、人类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该著作在第一章从哲学问题的特点和当前我国哲学研究的问题链两个层面思考和追问了元哲学问题,第二章到第六章集中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宏观问题,随后第七章到第二十章以大篇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的比较具体的和分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当代形态对中华民族、中国、世界、人类发展的重要价值意义。具体来看,该著作以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分析当代技术发展导致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困境与危机,推动人的实践更加合理化;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探讨当代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认识问题,通过认识去预见世界发展的未来,去创造现实中没有的东西;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深入阐释中国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关系,认为要加速民族复兴,其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价值观念重构与民众价值共识;以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论分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深入分析常变、常新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以马克思主义人学分析当代人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塑造,是人的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合理性理论把握人文社会科学的合理性问题,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真理度和合理度,提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自觉性和有效度;以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探寻现代化的合理道路,积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辩证地看待西方民主政治,引导社会主义国家完成对资产阶级民主建设的借鉴和超越的双重使命;以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正确地看待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世界。
   三、研究视野广阔,思维向度多元。从研究视野方面来看,该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探索放置在人类文明发展广阔的长河中,深入探讨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与回答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间的“互构共变”关系。当代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也提供了客观要求和动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理论更新与形态变革;同样,更新与变革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将更好地为人类实践服务,解决人类社会日益出现的重大问题,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思维向度方面来看,该著作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多元思维,把握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过程中必须直面的本质性问题。该著作以宏观性、全局性和全球性的战略思维探究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以反思性、动态性和发展性的历史思维分析人与世界关系的历史进化过程、现实结构和未来走向;以批判性、矛盾性和实践性的辩证思维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社会功能,要求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去发现、揭露和批判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以整体性、协同性和开放性的系统思维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的哲学学科群特质;以时代性、超前性和预见性的创新思维探索社会文明进程中存在的诸多新趋势、新萌芽、新走向。
   四、语言精炼深刻,表达清晰准确。该著作虽然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但它并不晦涩难懂。一方面,该著作面向广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运用精炼准确的语言阐释了哲学形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等概念,采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逻辑,循序渐进地织就了一张关于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大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对于反思社会形态、探寻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作用,对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以及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另一方面,该著作也面向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大众,以期增强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进一步推进“两个结合”,因而采用了人们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普通话”“大众话”来阐释哲学专业术语,让枯燥、精深的专业术语尽量变得通俗、明白,如运用智慧之鸟猫头鹰、晨起报晓的高卢雄鸡和啄食病虫要害的啄木鸟,来比喻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应当去发挥的总结与反思、揭示与预见、批判与超越的功能。
   总体而言,该著作立视域独特、逻辑清晰、语言准确、内容详实、受众广泛,是一部少有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专著。该著作对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分析和解决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探寻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转载):郑剑  审核:沙世蕤 编辑: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