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术风景线

学术风景线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虚拟教研室 >> 学术风景线 >> 正文

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在世界哲学大会正式揭牌

发布日期:2025-04-02    作者:     来源:     点击:

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在世界哲学大会正式揭牌


(通讯员:杨洋)2024年88日下午,“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在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全球化与社会认识论”圆桌会议开幕式上正式揭牌。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秘书长弗朗切斯卡·甘贝蒂教授,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召集人、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召集人、英国华威大学史蒂夫·富勒教授,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理事、加拿大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哲学系主席威廉·斯威特教授等出席了揭牌仪式,共同为“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成立揭牌。

联盟发起人欧阳康教授在开幕式上介绍了社会认识论论研究联盟的筹备情况。欧阳康回顾社会认识论在西方学术界和中国学术界的兴起历程,梳理近40年来中国社会认识论研究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的发展历程,感谢诸多硕博研究生加盟深耕社会认识论研究领域,发表了诸多成果,促进了学术、学科、学院和学人的协同发展。他感谢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首次设立社会认识论专场,并举行本次“全球化与社会认识论”圆桌会,感谢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秘书长弗朗切斯卡·甘贝蒂教授亲临开幕式,参加揭牌仪式,感谢英国华威大学史蒂夫·富勒教授的多年合作。他指出本次会议致力于从社会认识论视域解读全球化的发展逻辑及其当代态势,分析社会认识论在新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探讨了全球化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增强人的思维和理论自觉性,探讨新全球化时代社会认识的当代发展的可行路径。

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召集人、华威大学社会学系奥古斯特·孔德社会认识论讲席史蒂夫·富勒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他梳理了社会认识论发展的时间轴,认为社会认识论的研究不只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价值。

25届世界哲学大会秘书长弗朗切斯卡·甘贝蒂教授亲自出席圆桌会议并在开幕式热情致辞。她向所有与会学者以及听众们表达了敬意。她指出,社会认识论的研究对于知识和科学的研究至关重要,本届会议的主题就是要这所历史悠久的罗马大学,做打破边界的哲学研究。在当今时代,伴随着东方和西方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逐渐紧密,给了学者们尤其是新一代学者们很多的学习交流机会,这是对于我们所有人都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国际哲学界联合会持续致力于推动这项事业的原因。

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既是中外社会认识论研究长期持续和深入研究的延续与传承,也是其在新时代的拓展和提升。

中外社会认识论的发起和演进历程

国际学术界的社会认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时英美哲学关注与抽象概念,而缺乏对社会实践问题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知名科学技术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欧洲文理科学院人文学部院士、英国社会科学学院院士,华威大学社会学系奥古斯特·孔德讲席教授史蒂夫·富勒(Steve Fuller)在他博士毕业次年创办了《社会认识论》杂志,1987年与弗雷德里克·施密特主编《综合》杂志专题特刊,1988年出版首部英文版的Social Epistemology(《社会认识论》,经过三四年时间,富勒开创的西方社会认识论已然成型。

中国的社会认识论研究,始于欧阳康教授19852月起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期间。19881月,欧阳康撰写的博士论文《社会认识论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Epistemology)通过论文答辩,并于199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收入胡绳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出版,开启了中国的社会认识论研究。在此期间,欧阳康教授与西方社会认识论研究的创始人史蒂夫·富勒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以及紧密的学术交往。

三十多年来,随着硕士生、博士生与博士后等不断加入,社会认识论进入到本科、硕士和博士生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向,欧阳康教授逐步形成、壮大了社会认识论研究团队,团队成员就社会认识与社会形态变迁中的诸多重大问题持续开展系列研究,先后撰写了60余篇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论文及博士后出站报告,以及诸多相关专题系列学术论文。目前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相关学位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有《社会本体论》《社会理想论》《社会评价论》《社会认识进化论》《实践意志论》《社会记忆论》《实践合理性》《实践规范论》《社会心态论》《实践批判论》《实践生存论》《社会风险论》《村治的逻辑》《国民素质论》《社会阶层论》《虚拟自我论》《技术生存论》《社会活力论》《社会信仰论》《社会时间论》《认知公正论》《社会认同论》《社会空间论》《文化交往论》《社会开放论》《文化自觉论》《精神家园论》《社会资本论》 《民族认同论》《社会道德论》《社会真理论》《技术规律论》《社会幸福论》《信息复杂性》 《虚拟空间论》《社会想象论》《生命价值论》《社会制度论》《社会共识论》《社会权力论》《生态社会论》《城市正义论》《社会信用论》《社会形象论》《社会有机论》《社会预警论》《认知极限论》《道德底线论》《社会安全论》《生态权益论》《传播正义论》《改革共识论》《民粹主义论》等,目前在研的还有《社会危机论》《社会情境论》《社会速度论》《社会性格论》《社会舆情论》《数据认识论》《治理效能论》《社会符号论》《量化认识论》等。这60多篇专题系列博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社会认识论研究与高端人才培养内在结合起来,深化了对很多重大问题的研究,也让社会认识论作为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和分支学科得以确立。这期间,欧阳康教授及其团队对于社会认识论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狭义到广义、由比较表象到比较深入的发展过程。相应地,社会认识论研究和教学也形成了五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研究阶段:社会认识论导论、社会认识方法论、人文社会科学哲学、具体的社会认识论专题研究和国家治理专题研究。

中国社会认识论研究的平台建设中国的社会认识论持续研究和丰硕成果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重视和大力支持,先后建立起一系列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平台。

1.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经过认真研究并报经有关方面同意,在2019年批准成立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20191129日,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欧阳康教授当选首任会长,挂靠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认真向高校哲学院系、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公开征集理事单位和理事候选人,按照有关程序成立了拥有近百位理事和常务理事的理事会,涵盖了70余所高校,一大批优秀专家学者。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先后探讨了“社会认识与中国道路”“大数据与社会认识论”“人工智能与社会认识论”“数字资本主义与数字时代的社会认识论”“中国现代化与社会认识论”等学术研讨会,还举办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社会认识论前沿问题”工作坊等。

2.国家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2022年,国家教育部首次遴选高校虚拟教研室,“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 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单位。该虚拟教研室由欧阳康教授担任带头人,学校有关部门和哲学学院有关领导积极参与,吸引一大批优秀学者,在全国构建起了15个工作站,依托已获批的国家级精品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人文社会科学哲学”、国家级精品资源课“哲学导论”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等,充分发挥现有的丰厚专业性优秀成果和优质课程资源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研究模式,线上通过协同办公工具实现跨区域组织在线教研常态化,线下保证每学期至少2次研讨会,根据需要随时开展重大问题专题研究和教育教学活动。该虚拟教研室初步形成了“云悦读”学术书院、“云慧研”学术论坛、“云睿思”学术讲座、“云践履”调研、“云宝库”学术资源、“云咨商”工作平台等“云”系列,以多种方式开展多种类型的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3.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研究中心。为了推进社会认识论和教育教学,华中科技大学于2024年下文,批准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研究中心,该中心为校级学术研究机构,挂靠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由吴畏教授担任主任,欧阳康教授担任名誉主任,整合校内相关机构和研究力量,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学术活动。该中心于2024423日举办了“新质生产力与社会认识论”学术研讨会,并举行成立和揭牌仪式。

中外社会认识论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就其发生而言,中国和英美的社会认识论研究是在彼此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各自独立开创起来的,但发生之后便处于比较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之中。史蒂夫·富勒教授在了解中国学者欧阳康教授的《社会认识论导论》出版后,便写信邀请欧阳康为其所主编的英文刊物SOCIAL EPISTEMOLOGY(《社会认识论》)撰稿,介绍中国的社会认识论研究。欧阳康的Report o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f Social Epistemolog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关于社会认识论的国际研究报告》,英文论文)发表于英文刊物SOCIAL EPISTEMOLOGY(《社会认识论》)1993年第4期,1995年获湖北省政府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与此同时,欧阳康与斯蒂夫·富勒开展关于社会认识论的学术对话,《关于社会认识论的对话》(上、下)长篇论文先后连载《哲学动态》1992年第4期和第5期。当时欧阳康教授指导的两位社会认识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也曾经先后到英国华威大学在富勒教授指导下做联合培养。欧阳康和富勒教授在世界哲学大会的国际学术活动中也多次交集交流。20238月,欧阳康教授特别邀请富勒教授在北京的第六届国际信息科学大会开幕式发表致辞,并在其主办的“信息社会”专题学术会发表主旨演讲。2023818-20日,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外社会认识论研究的回顾、对话与反思”系列学术活动以全英文的方式在华中科技大学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本次系列活动同时为“喻园·家”国际学术大师项目,慧源哲学茶座系列,海外名家大讲堂系列,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云睿思”系列学术讲座以及国家治理大讲堂系列,具有很高品位。欧阳康教授与富勒教授以英文方式举行了“中外社会认识论创始人学术对话——欧阳康教授与史蒂夫·富勒教授学术对话会”,二位学者就社会认识论研究的十个重要的问题以全英文的方式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对话。会议特别邀请富勒教授做了三场专题讲座:元宇宙与社会认识论,大数据与社会认识论和欧美心智的社会认识论。本次学术对话和学术讲座视域广阔,内容丰富,新见迭出。也正是在本次会上,举行了2023820日,“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筹)”的启动仪式。

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的筹备历程2023年820日,“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筹)”启动后,筹备组按照有关要求,在各方面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积极推进筹备工作。华中科技大学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关心支持,批准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研究中心,作为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的依托单位和秘书处所在单位。筹备组制定了有关规范文件,并向国际社会认识论研究界征集团体会员和个体会员,得到积极响应。筹备组向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申报的“全球化与社会认识论”圆桌会议得到批准,欧阳康教授受委托作为会议主席主办主持本次圆桌会议,主办方提出将学术研讨会与揭牌仪式统筹安排的方案得到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组委会的同意,特别由秘书长亲自前来参加开幕式和揭牌仪式,并做热情洋溢致辞。

我国的社会认识论研究为世界哲学大学做出积极贡献。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首次设立社会认识论分会。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欧阳康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慧教授的论文被社会认识论分会接受并受邀发言。202487日下午,欧阳康教授在社会认识论分会上特别介绍了即将正式揭牌的“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的发起、宗旨和未来构想等。

2024年88日下午1-5时,由国际哲学界联合会、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主办,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研究中心、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的“全球化与社会认识论”圆桌会议在意大利罗马大学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会场以全英文方式隆重举行。在本次会议开幕式期间,隆重举行了“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的揭牌仪式。

与会者普遍认为,社会认识论作为当代哲学的重要分支,是中外学者自主研究的具有自主知识体系意义的新兴学科,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次会议对于“全球化与社会认识论”及其相关性的探讨,既能深化对于全球化的认识,也能拓展社会认识论的研究视域和研究空间。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的创立,将有志于社会认识论研究的国际学者聚集在一起,开展有组织的学术交往和成体系的协同研究,可能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在社会认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大家希望以此为开端,各国学者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探讨当代哲学社会认识论领域的重大课题,推动社会认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

社会认识论国际联盟的未来愿景对于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的未来愿景,联盟召集人欧阳康教授提出了一些初步构想:梳理中外开展社会认识论研究近40年来的已有研究成果;建立各国社会认识论研究机构和学者师生联系网络;组织开展社会认识论的系列国际学术会议;设置社会认识论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设立社会认识论的讲席教授、客座教授和访问学者;出版社会认识论研究系列学术丛书;组织翻译出版社会认识论名作译丛;加强社会认识论的高层次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办好社会认识论国际学术杂志;办好社会认识论国际网站等等。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正式揭牌,使得社会认识论研究及其国际合作站在了全新起点,期盼着产生全新态势和成果!




(撰稿(转载):郑剑 审核:沙世蕤 编辑: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