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素养,强化教职工的政治担当与使命意识,结合学院实际,制定2025年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引导教职工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理论支撑。
二、学习目标
1.深化理论认知:通过系统学习,使广大教职工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提升理论素养和政治敏锐性。
2.强化政治引领:增强教职工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
3.推动实践转化:引导教职工将政治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4.促进团队建设:通过集体学习、研讨交流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教职工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增强学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学习内容
(一)第一季度:深化理论基础,把握时代脉搏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节选)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论教育》篇章,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
3.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及时关注全国两会动态,深入学习两会报告及相关文件精神,了解党和国家在新一年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将两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
(二)第二季度:聚焦党建引领,强化使命担当
1.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再学习: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对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行再学习、再领会,进一步深化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战略部署的理解,增强教职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党章党规党纪学习: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3.党建与业务融合专题学习:学习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探讨如何将党建工作贯穿于学院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第三季度:立足学科发展,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动态学习: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组织教职工学习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成果,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2.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方向和路径,学习兄弟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科研能力提升专题学习: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科研专题讲座,组织教职工学习科研选题、研究方法、论文撰写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交流科研经验,提升教职工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推动学院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
(四)第四季度:总结学习成果,谋划未来发展
1.全年学习成果总结与交流:组织教职工对全年政治理论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撰写学习心得和总结报告,通过召开学习成果交流会、举办学习成果展览等形式,分享学习收获和体会,促进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2.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年末重要会议、活动中的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将其作为谋划下一年度工作的重要指导。
3.学院发展规划研讨:结合政治理论学习成果和学院实际,组织教职工围绕学院未来发展方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研讨,为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提供思路和建议。
四、学习形式
1.集中学习:每月组织1-2次集中学习活动,采取专题讲座、报告、视频学习等形式,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或解读,确保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度。集中学习由学院党委或行政领导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
2.小组研讨:以教研室或党支部为单位,定期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围绕学习内容,结合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实际,开展深入讨论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思想碰撞和共同提高。学习研讨每月至少开展1次。
3.个人自学:教职工根据学习计划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个人自学计划,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指定的学习资料,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学院定期对教职工个人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
4.实践教学:组织教职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参加社会实践调研等,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和实践体验,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深化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5.线上学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资源,如“学习强国”平台、各类在线课程、微信公众号等,开展线上学习活动。定期推荐优质学习资源,引导教职工自主学习,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五、学习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端正学习态度,克服学习中的形式主义,确保学习取得实效。
2.严格学习纪律:教职工要严格遵守学习纪律,按时参加集中学习和小组研讨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需提前向学院请假,并及时补学相关内容。
3.注重学习实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将政治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通过学习,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发展。
4.加强考核评价:建立健全学习考核评价机制,将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定期对教职工的学习笔记、学习心得、研讨发言等进行检查和评价,对学习表现优秀的教职工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学习不认真、考核不合格的教职工进行督促整改。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领导下,制定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确保学习工作有序开展。
2.提供学习资源:学院为教职工购置必要的学习资料,如书籍、报刊、音像制品等,建设学习资料室,为教职工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3.做好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及时宣传报道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学习成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挖掘和宣传学习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完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政治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使学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持续提升教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2025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