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教师发展

教师发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发展 >> 正文

济宁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培训方案

发布日期:2025-04-07    作者:     来源:     点击:


    教师教学发展培训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20〕10 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21〕16 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化、层次化的教师发展计划,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

    一、教师教学发展培训的指导性原则
    1.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 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2.学校主导、广泛参与。参加教师教学发展培训是教师的权利 和义务,为教师教学发展培训提供服务和指导,促进教师教学发展 是学校、部门和学院(单位)应尽的责任。
    3.长期培育、终身发展。教师教学发展培训贯穿教师的整个职 业生涯,广大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教师教学发展作为长 期的、连续的自我提高和完善过程。
    4.分类指导、学有所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 的教师在教学发展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应有所侧重。
    二、新进教师教学发展计划
    1.青教第一课:为促进新进教师快速融入教学团队、提升教学 水平,各二级学院在新进教师正式课堂教学前开展青教第一课计 划,帮助新进教师站稳讲台,顺利开始教学生涯。本计划包括但不 限于:新进教师培训、教学观摩、模拟授课、教学比赛、以及经验 丰富的教师进行导师制培养。
    2.擦亮一节课:新进教师执教第一学期,各二级学院需安排督 导对新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对讲课水平进行全面评价,根据结果进 行选择性引导,发现并改进教学中的不足,提供个性化的发展建议。
    3.磨好一节课:新进教师执教第二学期,各二级学院以基层教 学组织或教研室为单位,进行深入磨课活动,以提升新进教师教学 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和提升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4.青教大比武:新进教师执教的第三学期,学校将根据各二级 学院“青教第一课、擦亮一节课、磨好一节课”落实情况,组织并 选拔约 40 人规模的青教大比武,全面检验新进教师在入职一年中 的教学成长和成果。通过比赛的形式,进一步激发新进教师的教学 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相互学习。
    三、骨干教师教学发展计划
    1.名师工作站:为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各二 级学院需成立名师工作站。 名师工作站应根据青教赛标准打磨课程,力求上好一门课。通 过对课程的精心设计和打磨,确保课堂上呈现高质量的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帮助教师在校级青教赛中取得好成绩。 名师工作站需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启智润心。加强学生 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学生 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接受度,通过探索和实践,起到关键的引领和 示范作用,实现将思政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名师工作站应根据教创赛标准,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 教学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教师参与教学创新比赛等活 动,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革新。 教师通过培育提升教学水平,为校级教创赛提前准备。

    2.骨干教师工作坊:学校为骨干教师提供定期研讨平台,工作坊核心内容包括“设计我的课、润色我的课、执导我的课、用上我的课、思考我的课和数说我的课”六个部分,为参加省级教学比赛的教师提供全面的训练和支持。

    “设计我的课”阶段注重培养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培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课程。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设计出有趣且有效的课程。润色我的课”阶段注重课程的“润物无声课程思政”元素,将对已设计的课程进行反复打磨和优化,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如盐入水,达到启智润心的效果。通过课程设计和优化,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执导我的课”阶段注重“高效课堂管理”,将设计好的课程 进行实践,需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和教学技巧,有效引导学生 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用上我的课”阶段注重“产教融合提高课程实用性”,关注 学生的反馈,深入了解相关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和岗位 技能需求,使课程内容贴近实际,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通过提升课程的应用性, 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实 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思考我的课”阶段注重课程的“多元化考核”,通过项目研 究、口头报告、同伴评价等方式,从不同维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 成果,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数说我的课”阶段注重“数智化赋能教学创新”,系统地引 入慕课、知识图谱、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数智 化工具和方法,提升教师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教学效 率,为学生创造丰富、高效且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四、专任教师教学发展计划
    为提升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 革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将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分享教学经验和策略,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培训内容包含但不限于 教育政策、师德师风、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教学大赛、课程思 政、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教研成果、工程教育认证等模块, 开展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相关培训。
    五、教学管理人员培训计划
    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 师教学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工作方面,组织系列工作坊和讲座, 引导管理人员深入理解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掌握多元化的教学方 法,有效地进行学生评估和反馈,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师教学发展 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规划,通过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 组织同行评审、提供教学研究与创新等方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和创新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持续发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方式,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推动学校教育质 量的整体提升。
    六、保障措施
  1. 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会同各学院(单位)指派专人 负责教师教学发展培训工作,以基层教学组织为抓手,将教师教学 发展培训作为一项常规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
  2. 学校建立教师教学发展培训的管理档案,逐步实现教师学习 培训管理信息化、制度化。
  3. 本方案通过系统化、层次化的教师发展计划,为包括新进教 师、骨干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培养。各二级学 院应按规定落实教师教学发展方案,定期报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 中心)备案。
    七、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具体由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 中心)负责解释。各相关单位每学期开学前报送《济宁学院教师教 学发展活动计划表》,学期结束报送《济宁学院教师教学发展活动 记录表》。


济宁学院院长办公室

 2024 年 9 月 13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