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理论学习
快速通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理论学习

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05-28浏览次数:

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来源:《求是》2010年第01期   作者:秋石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了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一定的精神力量支撑和激励。中华民族在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和文明创造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愤怒,对爱国志士仁人无比崇敬,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民族性格。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灾难,这是近代中国贫穷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面对西方坚船利炮的攻击,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极大激发。为了捍卫自己的权益,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为了救亡图存,为了推翻“三座大山”,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斗争,涌现出许多永垂史册的志士仁人和英雄豪杰。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等,都是这一伟大斗争的部分。特别是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抗日战争,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为了不当亡国奴,誓死挽救民族危亡,举国上下,各阶级、各党派、各民族万众一心、一致对外。广大抗日军民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罪恶企图。可以这样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奋进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内容:爱国主义的主题由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转变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实现了紧密结合、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快速发展。正是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激励和感召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回想“两弹一星”的研制,其中的很多人在国外都是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他们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怀着强烈的报国之志,义无返顾地回到祖国。他们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劳苦,隐姓埋名,默默奉献,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了生命极限的各种考验,突破一个个技术难关,使我国科研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写就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史诗。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和感召下,我们党带领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从抗击特大洪水到抗击非典,再到抗击严重的地震灾害,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到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受了一系列来自自然界和经济、政治领域的巨大考验,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锦涛同志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题。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尽曲折,来之不易,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的伟大成果。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了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振兴中华民族的光明之路。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高度统一。坚持爱国主义,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不断发展,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富强,人民才能更加富裕;只有不断发展,我们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才能解决我们前进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发展,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离开了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失去物质基础。我们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富民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之所以能够发生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由此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未来的发展仍然必须靠改革开放。实践永无止境,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前进的道路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同时,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坚持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必须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改革开放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对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发展。对于那些作为社会主义中国根本性的东西,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是我们的政治方向,是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政治保证,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支撑。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不再是社会主义国家,也就无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就无法坚持以人为本,就无法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无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不能走共同富裕道路,就无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四项基本原则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根本中的根本”。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就必须有中国共产党这个核心力量的坚强领导。否则,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不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不成,而且必然陷入分裂和混乱的深渊。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爱国主义是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伟大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大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把它转化成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继续解放思想促发展。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自觉把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推动改革开放除弊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把爱国主义贯穿于改革开放全过程,通过爱国主义精神的提升来促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人民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等。总之,改革开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伴随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必须常抓不懈。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推动科学发展上台阶。科学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现在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对严峻挑战,既蕴含着巨大潜力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发展决不允许“竭泽而渔”,贻患后人,发展只能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科学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破除那种“见物不见人”的旧观念,就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就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就要把求真务实贯彻到治党治国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决制止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奢靡享乐。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共谱社会和谐新篇章。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表现。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等。我们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我们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结合起来,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始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始终廉洁自律、求真务实,以祖国的兴旺和人民的幸福为己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课题组成员:葛洪泽 李文阁 颜晓峰 刘光明)